您好,歡迎來到六度教育網!
綜合布線系統中關鍵環節設備該如何配置?
2014-11-12 14:11:49 來源:千家綜合布線網 評論:0 點擊:
綜合布線工程的建設規模、建設資金、建設質量、通信設備的數量等這些設備配置是布線設計階段中的重要部分。每項的工作都必須考慮到位,稍有不慎后果將不堪設想,因此深得各方的關注,另外設備配置在近期與遠期如何結合取定更為關鍵。
第一、設計綜合布線系統設備配置階段的標準
綜合布線西宮進行設備配置設計時,我們應該要與長遠的發展眼光,將用戶近期的實際需求于遠期發展趨勢相結合。將整個設備配置方案調配得具有通用性和靈活性盡量避免綜合布線系統投產后不久,又要再次擴建或改建,造成工程建設投資極大的浪費。關于這些問題,國家有制定相關的標準如下:根據《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 50311—2007)的規定:
1、水平配線子系統的纜線較難敷設,且其容量(線對對數)不多,應以遠期信息需要的數量為主,也就是纜線線對數量可以適當多些。
2、垂直主干子系統的纜線較易布放,且其容量(線對對數)較多,應以近期實用為主,也就是纜線線對數量適當少些。
3、設備配置數量經計算得到結構后,在結合電纜、光纜、配線設備和接線模塊等的類型、規格、容量等因素予以選用,作出比較合理的設備配置方案。
第二、目前,智能化建筑綜合布線系統設備配置大體方向如下:
用于計算機網路的主干纜線,可采用光纜;用于電話通信的主干纜線則采用大對數對絞電纜,并考慮增加適當容量作為備用(一般為總對數的10%的備用線對),以保證通信(信息)網絡系統安全可靠地運行。不過,綜合布線系統工程的類型較多,且實際情況比較復雜,不可能按一種模式進行建設,綜合布線廠家唯康VCOM建議在工程設計時,應結合智能化建筑的特點和實際需要,靈活機動地調整和運用。
第三、關于智能建筑綜合布線系統工作區的規范
如今,按智能化建筑的功能和性質劃分,其類型較多。根據我國國家標準《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 50314—2006)和《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 50311—2007)的規定,大體上可分為辦公、商業、文化、媒體、體育、醫院、學校、交通、住宅、通用工業等類型。因此,對工作區面積的劃分,應根據使用場合的具體情況而定,在國家標準GB50311—2007的條文說明中有附表規定(如圖) 根據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工作區配置宜符合以下幾點。
1、工作區適配器的選用,宜符合下列規定。
A、設備的連接插座應與連接電纜的插頭互相匹配;不同的插座與插頭之間應加裝適配器
B、在連接使用信號的數模轉換、光電轉換、數據傳輸速率轉換等相應的裝置時,應采用適配器。
C、對于網絡規程的兼容,采用協議轉換適配器。
D、各種不同的終端設備或適配器均安裝在工作區的適當位置,并應考慮現場的電源與接地等系統施工安裝的空間。
2、每個工作區的服務面積,應按不同的智能化建筑的類型和性質以及應用功能來確定。(以上如圖所示)
按照國際標準和我國通信行業標準的規定,綜合布線系統的工程的范圍不包括非永久性的工作區布線,這里考慮的工作面積是作為規劃中計算用戶信息點數量時使用的。
第一、設計綜合布線系統設備配置階段的標準
綜合布線西宮進行設備配置設計時,我們應該要與長遠的發展眼光,將用戶近期的實際需求于遠期發展趨勢相結合。將整個設備配置方案調配得具有通用性和靈活性盡量避免綜合布線系統投產后不久,又要再次擴建或改建,造成工程建設投資極大的浪費。關于這些問題,國家有制定相關的標準如下:根據《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 50311—2007)的規定:
1、水平配線子系統的纜線較難敷設,且其容量(線對對數)不多,應以遠期信息需要的數量為主,也就是纜線線對數量可以適當多些。
2、垂直主干子系統的纜線較易布放,且其容量(線對對數)較多,應以近期實用為主,也就是纜線線對數量適當少些。
3、設備配置數量經計算得到結構后,在結合電纜、光纜、配線設備和接線模塊等的類型、規格、容量等因素予以選用,作出比較合理的設備配置方案。
第二、目前,智能化建筑綜合布線系統設備配置大體方向如下:
用于計算機網路的主干纜線,可采用光纜;用于電話通信的主干纜線則采用大對數對絞電纜,并考慮增加適當容量作為備用(一般為總對數的10%的備用線對),以保證通信(信息)網絡系統安全可靠地運行。不過,綜合布線系統工程的類型較多,且實際情況比較復雜,不可能按一種模式進行建設,綜合布線廠家唯康VCOM建議在工程設計時,應結合智能化建筑的特點和實際需要,靈活機動地調整和運用。
第三、關于智能建筑綜合布線系統工作區的規范
如今,按智能化建筑的功能和性質劃分,其類型較多。根據我國國家標準《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 50314—2006)和《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 50311—2007)的規定,大體上可分為辦公、商業、文化、媒體、體育、醫院、學校、交通、住宅、通用工業等類型。因此,對工作區面積的劃分,應根據使用場合的具體情況而定,在國家標準GB50311—2007的條文說明中有附表規定(如圖) 根據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工作區配置宜符合以下幾點。
1、工作區適配器的選用,宜符合下列規定。
A、設備的連接插座應與連接電纜的插頭互相匹配;不同的插座與插頭之間應加裝適配器
B、在連接使用信號的數模轉換、光電轉換、數據傳輸速率轉換等相應的裝置時,應采用適配器。
C、對于網絡規程的兼容,采用協議轉換適配器。
D、各種不同的終端設備或適配器均安裝在工作區的適當位置,并應考慮現場的電源與接地等系統施工安裝的空間。
2、每個工作區的服務面積,應按不同的智能化建筑的類型和性質以及應用功能來確定。(以上如圖所示)
按照國際標準和我國通信行業標準的規定,綜合布線系統的工程的范圍不包括非永久性的工作區布線,這里考慮的工作面積是作為規劃中計算用戶信息點數量時使用的。
上一篇:視頻安防發展面臨哪些挑戰
下一篇:智能樓宇對講系統突圍需實現的三大標準
分享到:
收藏
評論排行
-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修改...(1)
- ·2014年11月上海智能建筑...(1)
- ·智能建筑弱電系統項目管理師(1)
- ·參加培訓報名渠道有哪些?(1)
- ·深圳智能建筑弱電工程師培訓(1)
- ·工業和信息化部文件《全...(1)